时间:2022-11-30 10:42:27 | 浏览:620
从地图上来看,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是比萨大教堂的一座独立式钟楼,塔高54.45米,倾斜角度约为3.99度,始建于1173年8月,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意大利知名景点,也是中古世纪七大奇迹之一,你发现了吗?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因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的铅球实验而举世闻名,对关于这座著名的建筑,相信大多数人仅仅知道它是斜的,事实上,比萨斜塔建造还未完成之际就已经倾斜了,当建造者在建第二层的时候,就已发现这座塔开始倾斜了,它倾斜的原因是建在了柔软的沼泽地带,柔软的地基无法承担这个厚重的建筑,14世纪,人们普遍认为,比萨斜塔是施工过程中,地面沉没或建筑师刻意的不可预测和可避免的累积效应的结果。
20世纪,随着比萨斜塔的测量越来越精确,人们使用了各种先进设备对地面土壤进行深入调查,以及对历史档案的研究,才让一些事实逐渐浮出水面,例如,比萨斜塔最初的设计应该是一个垂直建筑,然而建筑开始后,它却渐渐地偏离了正确的位置,究其原因你会发现,比萨斜塔下有好几层不同材质的土层,是各种软质土层的沉淀物和非常软的粘土相间而成,在约1米深的地方是地下水层,鉴于地基上的钟楼塔身又重又高,再加上地基仅3米深,从而导致塔身的不均衡故而下沉,顺带一提,比萨斜塔在建造过程中曾一度停工,原本的计划中,建设它的高度约为60米,可动工5年后出现了倾斜的现象,大约170年,人们又继续施工,为防止倾斜,设计师曾设法将塔的重心转移,遗憾的是,由于塔身底部三层倾斜已成事实,人们想要整修也于事无补,因此只能保持着这一倾斜程度,致使塔在建成后形成了现在的特殊风格,令人诧异的是,建成于1372年的比萨斜塔,有5度倾斜度,58米高的比萨斜塔所在地区600年以来,经历了4次大地震,竟能屹立不倒,它始终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人们也往往惊叹于其卓越的建筑成就。
一千年来,比萨斜塔的脆弱性一直令工程师和科学家们困惑不已,按说,中度地震活动应该就能让它严重受损甚至倒塌,然而现实是,这样的情形并未发生,也令人深感不可思议,直到2018年,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一个由16名工程师组成的研究小组,真正揭秘了“比萨斜塔”百年不倒之谜,他们从地震学、地质工艺学及比萨斜塔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这是斜塔结构、高度和坚硬建筑材料和塔下松软土壤相互配合的结果,一般来说,当地震发生时,建筑物本身的共振频率与地震频率相近时,就会引发共振效应,增加建筑物受摇晃程度,由于比萨斜塔底下的泥土较为松软,而塔的建筑结构本身相对坚硬,两者配合下产生了“动态土壤、结构互动的现象,改变了斜塔本身的共振频率,使它不会在地震发生时产生共振,从而减低了摇晃的剧烈程度,使得比萨斜塔能够在经历数次强烈地震后,依然安然无恙,可以说,比萨斜塔地基下方的土壤既是风险又是功臣,正是迫使塔倾斜的土壤帮助了斜塔在地震中幸存下来,多年以来,人们为维护这一历史建筑做出了多次努力,上世纪20年代,人们在其地基中注入了水泥灌浆,以此稳定塔身,在1990年,又因担心比萨斜塔会倒塌,相关部门还决定将比萨斜塔完全对游客关闭,这是比萨斜塔近800年来首次对游客关闭,而后,比萨斜塔在2001年重新开放,仍是意大利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实际上也有专家检测出,斜塔比标志性的倾斜度减少了2.5厘米,这说明它在逐渐变直,不过这大概是几百年以后才会发生的事。
鲜为人知的是,在距离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县城15公里的松岗镇,有个松岗碉群,共有3座碉楼,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其中两座碉楼位于直波村,被称为直波碉楼,藏语意为“峡谷口上的官寨”,不得不说,直波北碉楼存在非同一般,这座43米高的八角碉楼,已经倾斜2.3米,距今已有300余年,有专家经考证后指出,建造之初的直波碉楼并不倾斜,真正出现倾斜的应该是在最近100年内,肉眼可见的倾斜应该超过了50年,综合来看,无论哪一种推测,直波碉楼都至少经历过2次大地震,其中一次为里氏8级地震,对于碉楼倾斜的原因,当地人认为可能是水流侵蚀了下面的基石,的确,水流冲刷可能是碉楼倾斜的原因之一,但另一个可能的原因,则是碉楼建成已有数百年,自身地基发生了沉降,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对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言,感谢观看本期视频,我们下期再见。
百年金奖辉煌,是为纪念1915年茅台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并且完整继承了国宴茅台酒的所有优秀特征。在黄釉陶瓷酱瓶上,遒劲舒朗的“百年金奖辉煌”字样和巴拿马金奖百年专属标志展示出非凡的尊崇感。经常蹲守我们直播间的朋友应该不陌生。
这款项链名叫Patiala,它的外观设计比较壮观,银色的链条非常闪亮,而且这款项链是来自著名的珠宝设计公司卡地亚的。珠宝就好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璀璨无比,而珠宝中珠宝更是有着令人惊叹的奢华,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几款"镇店之宝"中的极品珠宝。
香港被冠以“东方之珠”的美誉。每一个前往香港旅行的人,无一例外的都会到维多利亚港(Victoria Harbour, Hong Kong)转一转,看一看,这里散发着“东方明珠”最闪亮的光芒。维多利亚港作为亚洲第一大天然良港,水深宽阔,海岸线
大部分人的印象可能都是“丑”吧!刚出生的宝宝长得皱巴巴的,有的新生儿身上还有一层白色膏状物,有的新生儿头发很稀。总之宝宝刚出生时看着都不太好看。然而前段时间有个新生儿的照片在网络上走红了,照片中婴儿很
华夏时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仲琦 冯樱子 北京报道“交行因变革而兴,更引领了中国银行业改革的重要进程,在中国金融的蜕变中书写辉煌。”作为一名长期在交通银行工作的“老交行”,该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彭纯上任伊始,对交行多年
制图/F50BB紫禁城与中轴线一朝相遇,便也托出核心中的核心,即外朝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虽然御花园同样位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但却不显规整肃正,而是多了几分天人合一的意趣。站在万春亭下,仿佛能遥望断虹桥引着金水河漫游故宫,牵起紫禁城六百年的朝朝暮暮,看四面角楼飞檐斗彩,守着太和殿的煌然矗立,与坤宁宫的各色交融,仿若能遥想到漱芳斋上言笑晏晏的生活回响……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9月10日电题:故宫,六百年!记者宋宇晟我叫紫禁城,今年600岁了。从皇家禁宫到百姓博物院,我很古老,见证了明、清两代500多年的王朝更迭。但我又很现代,在年轻人眼中,我是“网红”。我有世界最大宫殿建筑群:南北长961米
紫禁城600周年之际,故宫的秋色如期而至:伴着红墙黄瓦下的宫殿,伴着满树纯黄金黄的银杏,金色依旧,华彩如故。一个邀约,从无尽的北方远道而来秋日的落幕演出碧云天,黄叶地,橙黄橘绿万物盛装出席宫猫换上华丽的冬衣冷气从千里之外日渐逼近“秋风起兮,。
故宫简介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明清两代二十四位皇帝均居于此,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祝勇仍想尝试答一下。祝勇有很多身份,纪录片导演、作家、学者、艺术家,但因为《故宫的隐秘角落》《故宫的古物之美》《在故宫寻找苏东坡》……这些他写的关于故宫的书,让他不想在紫禁城建成六百周年的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