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30 10:52:11 | 浏览:25
年轻的伽利略学习努力,还喜欢提问题,哪怕是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他也要弄个一清二楚,所以当他知道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后就想,如果把一块大石头和一块小石头捆在一起下落,大石头会被小石头拖着而减慢速度,那整个下落应该比单独大石头下落的慢。但两块石头捆在一起,总的重量却比单独的大石头还重,理应下落得更快,怎么能说越重的就是越快呢?厉害的伽利略就这样,仅通过推理就把亚里士多德立足近2000年的真理给推翻了,那么亚里士多德为什么错了呢?就好像将手中落下的石块,掉到地上的苹果,这些我们平时再熟悉不过的现象叫落体运动,当一个物体下落时,会有两个力,一个是向下重力,一个是向上的阻力。
阻力当然不是重力的对手,但是阻力总想要和重力作对。阻力喜欢那些表面积大的东西,表面积越大,阻力的力量就越强,比如两张一样纸,其中一张揉成团,一张完全展开,在同一高度下落,完全展开的纸其表面积比揉成团的纸大,阻力的作用也就更大,所以完全展开的纸下落的速度就比较慢。因此并不是越重的物体下落得越快,而是自身阻力越小的物体下落得越快,这就是亚里士多德错的原因。
伽利略虽然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但是它并没有满足,作为一个刨根问底的人,他更想知道在没有阻力的情况下,不同物体的下落速度又是什么样的呢?他甚至用一个违背常理的猜想,在没有阻力的情况下,轻的物体和重的物体会同时落地。
为了求证这个不可思议的想法,有人说他在比萨斜塔上当着众人的面,同时放下一大一小两个铁球,结果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从而证明了自己的猜测,但实际上这仅仅是个传闻。尽管如此,比萨斜塔还是成为了名胜古迹,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都要前往参观,人们把这座古塔看成了伽利略的纪念碑,真实的故事则是伽利略开始了更为严谨和深入的探究。
伽利略每天都认真观察不同物体的落体运动,可是重力实在是太强大了,强大到物体落体的速度非常快,当时还没有计时器,只能靠水滴计时。落体下落的速度远远快于水滴计时的速度,所以对于一瞬间的事,计时就是天方夜谭,这让伽利略的研究陷入了困境。
伽利略开始苦思冥想,正当大家都以为伽利略已经搞不出什么名堂时,他却奇怪的搬出来一个打磨的非常光滑的长长的斜面,他要干什么呢?原来伽利略想到了一个巧妙的方法,来减慢物体下落的速度。他让铜球在这个长长的斜面上滚下,这样滚下来的时间就会延长,也就更容易计时了。然后他一遍一遍用不同的铜球在斜面上滚下,测量它们滚下的时间,大概做了上百次实验,伽利略把计算结果拿出来一看,激动极了,因为实验结果非常的明显,不同的小球下落的快慢相同。但这是斜面运动,不是落体运动,这样的结果靠谱吗?
高明的伽利略早就已经想好了,如果斜面足够的陡峭,直到90°角,斜面就变成了垂直的立面了,而且斜面那么光滑,一点阻力也没有,在上面滑动的小球,也就变成了无阻力的落体运动。于是伽利略真的成功了,他彻底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用他的实验证明了传统思辨法是多么的不可靠。
后来伽利略又不断在物理学、天文学、数学等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在被神学思想禁锢的时代,科学有时候会威胁到当权者的利益,所以这位本该受人尊敬的科学家,因为一些言论触怒了罗马教廷,被宗教裁判所诬陷,并处以八年软禁,年迈时饱受煎熬。直到1979年,罗马教廷才为伽利略平冤昭雪,承认346年前对他的审判是错误的,并为他恢复名誉。
再后来大约是伽利略去世后的320多年,阿波罗15号飞船的宇航员斯科特登上了月球,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没有阻力,还同时将一把锤子和一根羽毛带上月球,在没有空气的月球上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一手拿着锤子,一手拿着羽毛,双手举到同一高度,然后松开手,让锤子和羽毛同时下落,结果确实是轻柔的羽毛和沉重的铁锤同时落到月球地面上,这也再次验证了伽利略的实验结果。
这就是伽利略的科学故事,他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科学,这种严密的科学研究方法与逻辑体系开启了近代科学的大门,伽利略也因此被尊为现代科学之父。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1983/2000词条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3272天《比萨斜塔》是一本关于情感的话剧集,以《比萨斜塔》为首。话剧《比萨斜塔》的导演王剑男说:“关于情感话题的故事,其实有很多。从亚当夏娃踏出伊甸园的那一步起,直到
中国人知道比萨斜塔,主要是因为物理课本上的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传说1590年,出生在比萨城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曾在比萨斜塔上做自由落体实验,将两个重量不同的球体从相同的高度同时扔下,结果两个铅球几乎同时落地,由此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推
比萨是意大利中部的一座小城,因为比萨斜塔而闻名全世界。比萨斜塔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它其实是比萨教堂的一个钟楼,于公元1174年动工,1350年完工,是一座8层圆柱形建筑。比萨斜塔高54.5米,全部采用白色大理石建造,总重量达1.42万吨,造型
比萨斜塔为何斜而不倒?历经4次弄巧成拙,斜塔是如何被修正的?看到这张图片大家是不是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画面中一个人站在楼顶,一大一小两个球正往下落。楼下还有一堆贵族纷纷围观。是不是想起来了?对,这就是近代科学实验奠基人之一伽利略站在比萨斜塔
中国版“比萨斜塔”建成于1372年的意大利比萨斜塔,经历4次大地震不倒,如今成为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其实在中国也有一座类似的建筑,这里就是直波碉楼。直波碉楼,藏语意为“峡谷口上的官寨”,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松岗镇,所以也被称作“松岗
比萨斜塔是为世界七大奇景之一,是到意大利的旅客必去的景点和经典地标!比萨离佛罗伦萨不远,搭火车大约一个小时即可到达。大家到比萨,通常只会在奇迹广场这里停留,大约半天时间就足够,所以我们这次是把比萨跟五渔村凑成一天的行程,两个城市一天完成!前
意大利比萨斜塔修建于1173年,由著名建筑师那诺·皮萨诺主持修建。它位于罗马式大教堂后面右侧,是比萨城的标志。开始时,塔高设计为100米左右,但动工五六年后,塔身从3层开始倾斜,直到完工还在持续倾斜,在其关闭之前,塔顶已南倾(即塔顶偏离垂直
世界各地优美建筑:屹立千年不倒的比萨斜塔屹立千年不倒的比萨斜塔屹立千年不倒的比萨斜塔屹立千年不倒的比萨斜塔屹立千年不倒的比萨斜塔屹立千年不倒的比萨斜塔屹立千年不倒的比萨斜塔屹立千年不倒的比萨斜塔屹立千年不倒的比萨斜塔屹立千年不倒的比萨斜塔屹
比萨斜塔。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比萨斜塔,因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而得名,建于1173年8月,建筑工程曾两次长时间间断,历经约二百年才完工。外墙面均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为罗马式建筑风格。比萨斜塔,有两个高度:
比萨斜塔,是位于意大利比萨的比萨大教堂的钟楼,也是由比萨大教堂广场组成的世界文化遗产。 伽利略在这进行过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它距离地面55.86米,有296个台阶,重14453吨。根据1990年翻修前进行的地质调查,倾斜的原因是土壤的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