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人说:“一个人喝葡萄酒,往往始于法国,却止于意大利。”的确,作为一个古老而又庞大的葡萄酒王国,意大利盛产不少美酒。其中,最知名的当属巴罗洛(Barolo)。但凡喜欢喝点意大利葡萄酒的人,几乎无人不知此酒。巴罗洛还被美誉为“王者之酒,酒中之...
有人说:“一个人喝葡萄酒,往往始于法国,却止于意大利。”的确,作为一个古老而又庞大的葡萄酒王国,意大利盛产不少美酒。其中,最知名的当属巴罗洛(Barolo)。但凡喜欢喝点意大利葡萄酒的人,几乎无人不知此酒。巴罗洛还被美誉为“王者之酒,酒中之王”,是老司机们的终极挚爱。
1、巴罗洛产自皮埃蒙特同名酒村
皮埃蒙特(Piemonte)是意大利西北部著名产区,也是意大利最大的 DOC 和 DOCG 葡萄酒产区。皮埃蒙特之于意大利,就犹如勃艮第(Bourgogne)之于法国,重要程度可见一斑。而巴罗洛正是皮埃蒙特产区最经典的葡萄酒,它得名于同名酒村巴罗洛,是典型的以地区命名的葡萄酒。
巴罗洛在中世纪时期就开始流行,这种葡萄酒一开始并不是我们现在熟知的干型,而属于甘甜风格。直到 19 世纪中期前后,巴罗洛完成了历史性革新。随后,酒标上首次出现了巴罗洛这样的字眼,这和 1844 年该产区葡萄酒开始装瓶销售这一历史事实相符。而在此之前,葡萄酒都是盛装在橡木桶中出售。
2、巴罗洛:王者之酒,酒中之王
巴罗洛享有“王者之酒,酒中之王”的称号已经不是一两天了,那么这个美称是怎么来的呢?
事实上,巴罗洛和王公贵族有着极深的渊源。曾经,都灵是欧洲重要的政治中心,后来它又成了萨伏依公国的首都,而后又成为了萨伏依王室统治下的萨丁尼亚王国的首都,最后还成了意大利统一后的第一个首都。这些王公贵族们不一定很擅长治理国家,但对吃喝方面却是非常讲究挑剔。于是,他们很快发现了巴罗洛这个人间极品,进而巴罗洛也一度成为王公贵族畅饮的佳酿,“王者之酒”因此得名。
当然,意大利不仅只有巴罗洛,这里盛产葡萄美酒,最经典的有 ABBBC,分别是 Amarone(阿玛罗尼)、Barolo(巴罗洛)、Barbaresco(巴巴莱斯科)、Brunello di Montalcino(布鲁奈罗蒙塔希诺)和 Chianti(基安帝)。其中,最知名且最具影响力的葡萄酒当属巴罗洛,把它誉为“酒中之王”也就毫不为过了。
3、巴罗洛:意大利最经典的 DOCG 葡萄酒
根据法定标准,意大利葡萄酒可以分为优秀法定产区葡萄酒(DOCG)、法定产区葡萄酒(DOC)、地区餐酒(IGT)和日常餐酒(VDT)这 4 类。其中,DOCG 是最高等级。在整个皮埃蒙特,共有 16 种 DOCG 葡萄酒,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巴罗洛。
根据意大利 DOCG 法规,巴罗洛必须采用 100% 内比奥罗(Nebbiolo)葡萄酿造,在产量和陈年时间上也有严苛的标准。一般来说,巴罗洛至少要进行 18 个月的橡木桶陈年方可出售。当然,这还是基础级别,珍藏(Riserva)巴罗洛的要求更高。
4、内比奥罗:酒王之王巴罗洛的幕后功臣
内比奥罗是皮埃蒙特产区的当家花旦,它一般比较晚熟,对生长环境要求也比较高,种植要求苛刻之程度堪比黑皮诺(Pinot Noir)。而且内比奥罗葡萄的果皮较薄,因此出产的葡萄酒色素具有不稳定性,颜色也和典型的黑皮诺一样浅。整体而言,这种葡萄的酸度和单宁含量都非常高,出产的葡萄酒品质也比较优秀,因此它一般种植在风土最好的葡萄园。
5、巴罗洛知名村庄和葡萄园
巴罗洛产区共有 11 大村庄,其中比较知名的有巴罗洛村(Barolo)、拉梦罗村(La Morra)、卡斯蒂戈隆•法列多村(Castiglione Falletto)、塞拉伦加•阿尔巴村(Serralunga d"Alba)、梦馥迪•阿尔巴村(Monforte d"Alba)和诺维罗村(Novello)等。这些村庄里分布着许多葡萄园,知名酒庄的顶级产品大都出自这些特级园或单一园,典型代表有瑟约古(Cerequio)、布鲁纳特(Brunate)、卡斯蒂戈隆洛奇(Rocche di Castiglione)和拉维拉(Ravera)等。
6、传统的“三高”葡萄酒 vs 柔顺易饮的现代风格
巴罗洛葡萄酒一向强劲,是一款男性化葡萄酒。著名酒评家罗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曾这样评价巴罗洛:“此酒刚毅不屈,单宁极其强烈,在年轻的时候往往难以亲近,且桀骜不驯。”的确,这是经典的巴罗洛葡萄酒风格,不过现在巴罗洛也有传统旧派风格和现代新派风格之别。
(1)旧派风格
可以说,巴罗洛是世界上最强劲的葡萄酒之一。它拥有高单宁、高酒精度和高酸度,因而被称作典型的“三高”葡萄酒。传统上,巴罗洛葡萄酒在酿造过程中会进行长时间的浸皮,有时候葡萄中的单宁并未完全聚合成熟,因而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柔化单宁。长时间的陈年的确会变得柔和,但也势必会使葡萄酒发生一定程度的氧化,这也是巴罗洛葡萄酒颜色呈石榴红或砖红色时单宁依然强劲的重要原因。
(2)新派风格
传统的巴罗洛标志性的香气是突出的柏油和玫瑰香气,为了酿造更多果味、更少单宁且更易饮的葡萄酒来迎合新时代的消费观,许多巴罗洛生产商进行了革新。酿酒师开始降低浸渍时间,采用低温发酵来保留更多的果香,还引进了小型橡木桶给葡萄酒带来更甜的橡木桶单宁并柔化扎人的葡萄单宁,同时陈年时间也有所减短。这样得到的巴罗洛葡萄酒不再是典型的“三高”葡萄酒,整体而言更加柔顺易饮。
7、一款好的巴罗洛葡萄酒是怎样的?
不管是传统风格还是现代风格,一款好的巴罗洛葡萄酒不会失去其经典特性。巴罗洛葡萄酒的颜色一般不会像马尔贝克(Malbec)那样深,其颜色会很快从宝石红色转化为石榴红色或砖红色,看起来更像是黑皮诺。而且,经典的巴罗洛葡萄酒一开始会带有复杂的樱桃和李子的香气,随后会演化成樱桃干果、玫瑰花瓣、焦油、甘草甚至当地白松露的风味。
此外,巴罗洛葡萄酒通常都口感饱满,单宁充足,质地紧密,且拥有较高但并不扎口的酸度。当然,其酒精度一般也不低,在有的地方可以达到 14.5% 甚至更高。
8、巴罗洛知名生产商
(1)孔特诺酒庄
孔特诺酒庄(Giacomo Conterno)是巴罗洛地区高品质葡萄酒的代表酒庄,也是典型的旧派作风酒庄,不会轻易为迎合现代口味而作出让步。近期,全球知名葡萄酒比价网站 WS 上公布的 2016 年意大利最贵葡萄酒中,该酒庄的一款蒙芙蒂诺巴罗洛珍藏干红葡萄酒(Giacomo Conterno Monfortino Barolo Riserva)就以 755 美元/瓶的价格荣登意大利最贵葡萄酒榜单首位。
(2)嘉科萨酒庄
嘉科萨酒庄(Bruno Giacosa)以意大利传奇酿酒师嘉科萨的名字命名,是意大利最受尊崇的巴罗洛生产商之一。该酒庄是传统派的代表,也是酿制单一葡萄园的先驱之一,酒庄于 1982 年在巴罗洛产区购买了法列多(Falletto)葡萄园,产自该葡萄园的巴罗洛最是经典。
(3)科诺酒庄
科诺酒庄(Elvio Cogno)也是意大利皮埃蒙特名庄,意大利葡萄酒权威专家安东尼•盖洛尼(Antonio Galloni)曾评价科诺酒庄是巴罗洛葡萄酒的先驱,在意大利的地位也不容小觑。在过去的 5 年中,科诺酒庄曾 3 次被国际知名杂志《葡萄酒与烈酒》(Wines & Spirits)评为“年度酒庄”。
9、巴罗洛:下一个市场宠儿
现在,波尔多(Bordeaux)的热潮似乎已经褪去,不少酒商将目光投向了勃艮第,不过勃艮第的产量非常有限而且素来对新人不太友好,因此著名葡萄酒大师杰西斯•罗宾逊(Jancis Robinson)曾预测:巴罗洛将会是下一个热门产区。还有权威人士声称:巴罗洛葡萄酒是一个值得探究的新品,但同时它又是历史悠久的古董,这对巴罗洛的市场拓展非常有帮助。此外,和勃艮第同样品质且同样价格时,你可以买到年份更久远的巴罗洛,并不会有谁觉得这是一项亏本的买卖。
10、王者对决:巴罗洛 vs 巴巴莱斯科
如果说巴罗洛是国王,那么巴巴莱斯科(Barbaresco)就必定是王后了,这个同样采用内比奥罗酿成的葡萄酒也有着不小的声誉。不同的是,巴罗洛的历史似乎更加悠久,加上王室的关系,巴罗洛一直都处在比较高端的地位,而巴巴莱斯科似乎只能生活在其阴影之下。此外,这两者风格都比较强劲,当然区别还是有,造成这一差别的原因主要就在于产区土壤的不同。具体区别如下:
11、巴罗洛该怎么喝?
巴罗洛有新老派之分,在饮用时也会有所不同。如今,一些新派生产商致力于酿造年轻时也可饮用,同时也适合长时间陈年的巴罗洛,因此这类葡萄酒可能在各个阶段都比较适饮。不过巴罗洛具有强大的陈年潜力,年轻时可谓是世界上最不妥协的葡萄酒,因此老派巴罗洛需要长时间的“驯化”。在饮用一款新年份老派巴罗洛时,可能刚开瓶的十几分钟会比较愉悦,花果香相对明显。一旦巴罗洛进入封闭期,再好的葡萄酒尝起来也会失去魅力,因此掌握巴罗洛的适饮期非常重要。
当然,醒酒对于巴罗洛来说更是关键。通常而言,年轻的巴罗洛葡萄酒不适宜在醒酒器中醒酒,因为与氧气的过多接触会使葡萄酒更难释放香气。同样,老年份巴罗洛也不适宜在醒酒器中醒酒,只需进行短暂地沉淀过滤即可,否则脆弱的香气会进一步消失殆尽。只有那些可能处在封闭状态,但又要在短时间内开瓶饮用的葡萄酒需要醒酒。15 年以内的葡萄酒可以尝试提前一个晚上开瓶进行瓶醒,有的可能要持续瓶醒至第二天,总之要等封闭的香气释放出来即可;老年份巴罗洛也需要提前 3 个小时开瓶,有时候一些上好的巴罗洛还可以进行一个小时左右的杯醒来感受香气的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顶级巴罗洛和高端勃艮第葡萄酒一样拥有层出不穷的香气,因此不妨用大肚收口的勃艮第杯来饮用。一般情况下,巴罗洛在室温下饮用即可。典型的巴罗洛葡萄酒大多适合搭配鞑靼牛排等重口味红肉,当地特产的松露也是其绝配,当然搭配烤鹅、黑巧克力和奶酪等也未为不可。
红酒百科全书,中国领先的葡萄酒新媒体,微信公众号:wikiwine。